误区一
花钱找关系就可以取保候审
答案:
笔者不否认有人成功过,但是风险极大
中国自古都是人情社会,找关系托关系的思想深入骨髓,家人被抓或犯了罪,很多老百姓的第一反应就是找关系把人弄出来或取保出来,找律师的时候甚至第一句话就是问“有没有关系可以取保”。亲属涉嫌犯罪被抓,家属提出花钱找关系,显然是亲属涉嫌违法在先,家属以违法手段拯救违法在后,风险极大。
误区二
只要申请了就可以取保候审
答案:
港剧看多了,大陆可是羁押主义
申请取保候审,是向办案机关提出取保候审要求的申请行为。同意取保候审,顾名思义,是指办案机关同意或采纳了取保候审申请,而决定取保候审。因此取保候审能否成功,取决于申请理由是否充分,并非申请了就可以取保候审。
特别提示:在很多案件之中,通常有当事人问律师“能不能申请取保候审?”律师答复“可以申请取保候审”,这里的“可以申请”是可以提出申请的意思,而非办案机关一定就会同意取保候审申请的意思。
误区三
案件情节轻微,后期必然取保候审
答案:
轻罪仍需辩护,取保也需争取
很多当事人认为,犯罪情节轻微的刑事案件应当能取保,实际上取保机会大,不等于必然取保,对于轻罪案件也需要提出取保申请,强调有利情节,提出有利证据(如退赔、谅解),深入研究、专业撰词、全力争取,才能让机会变成结果。
误区四
退赃退赔取得谅解,就可以取保候审
答案:
增加取保成功机会不等于一定可以取保
退赃退赔只是嫌疑人社会危险性的一个考量因素,并非决定因素。被害人谅解也是。退赃退赔、取得谅解确实可以增加取保的机会,但现实中绝大多数案件退赃退赔、取得谅解后仍然不取保的也比比皆是。笔者认为:退赃退赔、谅解确实是可以争取的有利情节,但取保的关键在于对案情、法律规定的把握,提出不符合羁押的正当理由,说服办案机关。
误区五
不承认或者不认罪更易于取保候审
答案:
不可一概而论,需要整体把握
对于一些刑事案件,当事人家属认为只要不松口,不认罪,后期没有证据,必然取保候审。笔者认为不可一概而论,有的案件在刑事拘留之初就已经有涉嫌犯罪的基本证据了,刑事拘留之后这种证据更加充分,此时若拒不交代,极有可能被认为认罪态度不好,不属于坦白,不但不能取保反而让情节更加恶劣。当然,如果是确实没有犯罪行为,当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,不可因外部压力而“认罪”。
误区六
向公安机关申请取保没同意,后续就不能申请了
答案:
取保候审不是只有一次机会,各个阶段均可申请
公安机关没有同意取保候审,还可以向检察院提交法律意见或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。如果案件有新的情况(如同案犯到案、取得被害人谅解)或者新的证据出现,也可以再次向公安机关申请取保候审。
误区七
取保候审等于人没事了
答案:
大错特错
取保候审并不等同于公安机关撤销案件或者案件已经结束,取保候审的原因除了上述的情节比较轻,还可能是因为证据不足等情况。取保候审的案件,公安机关仍旧会继续侦查或案件程序继续推进。切不可因为取保候审了就肆意妄为,违反取保候审规定或者再犯事。
误区八
取保候审是不是要交很多保证金,还退不回来
答案:
取保候审以人保为主,交保证金的情况比较少,即便交保证金,后期也可以退还。
保证金的起点数额为一千元。决定机关应当以保证被取保候审人不逃避、不妨碍刑事诉讼活动为原则,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,案件的情节、性质,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,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经济状况,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,确定收取保证金的数额。